麦穗理论例子:为什么人们总是在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
麦穗理论例子:为什么人们总是在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
例子案例举例杨成和妻子陆蕊结婚五年,有一个可爱的儿子。陆蕊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婆和孩子,甘愿辞掉工作。开始的时候,杨成很感激妻子,但是时间长了,杨成开始觉得整天只知道围着家庭转的妻子不再有魅力,甚至让人觉得很无趣。在一次酒会上,杨成认识了大方漂亮的小薇,对其一见倾心。为了能够和小薇在一起,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,绝情地与妻子离了婚,与小薇闪电结婚。但是再婚后,杨成却没能过上理想中浪漫的新婚生活。小薇对家务一窍不通,又不肯学习;对杨成的父母发脾气,甚至口吐脏话;每次上街都要购物,且至少要花上千元??这一切都让杨成惊诧,小薇不再是那个漂亮的天使,而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恶魔。再想想前妻陆蕊对自己和父母的照顾,杨成觉得自己离婚是一件天大的蠢事,但事已至此,无法挽回了。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经向他求教,希望苏格拉底教会自己找到理想伴侣的方法。这位哲人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授给他们,而是将三个人带到了一片麦田边,让他们每个人在麦田中挑选一枝最大的麦穗,但要求是不能够走回头路,且只能摘一枝。第一个弟子在走入麦田后不久,就迫不及待地挑选了自认为最大的一枝麦穗,结果继续前行时懊恼地发现后面更大的麦穗还有很多;第二个弟子吸取了第一个弟子的教训,他走入麦田后,仔细地挑选,左顾右盼,迟迟不能下手摘穗,生怕挑选的不是最大的麦穗,结果当其走到尽头时才发现,最大的麦穗已经被自己错过了;第三个弟子在总结了前两个人的经验教训后,慢慢地走入了麦田,他先将麦田分为三部分,在走过第一部分时只看不摘,并确认大、中、小三种麦穗的区别,走过第二部分时同样不摘,并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,当走过第三部分时,根据自己在前两部分中获得的信息,选择了最大、最美的麦穗采摘回来。苏格拉底用这个实践传授给弟子的就是“麦穗理论”。在西方,“麦穗理论”一直被视为择偶的重要理论之一。这一理论告诉我们,寻找人生伴侣的过程,就如同是在麦田中寻找麦穗,当无数的麦穗环绕我们的时候,我们常常会挑花眼,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好。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,最大、最美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我们的,因为就算是最出众的麦穗也不是没有缺点的。所以,一旦我们决定了摘取哪一枝,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守护,不要轻易因为其不够完美而遗憾、彷徨,甚至因为懊悔而将其丢弃。杨成在自己的婚姻中,犯了和苏格拉底的前两个徒弟一样的错误。他先是觉得妻子并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,于是感到烦躁;后又因再婚妻子不如前妻好而后悔不已。其实,无论是婚姻还是人生,都是一个挑选“麦穗”的过程。如果你奢望过多,那么将永远找不到令你满意的麦穗;如果你过于随意,则会为你的选择而不停后悔。经济学原理当标准制定出来之后,遇到第一个达到标准或超过标准的收益时,就要立即行动,不能对后面的收益心怀侥幸——离中值越远,你得到高于标准收益的概率就越低。
-
而是要知道卖给谁它要求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的流程商业模式
这么做就算是网站的流量有所增加也对网站没有好处,因为这些流量仅仅是流量而已,根本不能转化为...
2021-12-28 -
2018解决危机公关的最新方法和步骤
当企业遭受网络危机时,应立即采取积极的危机公关措施,其中与媒体的沟通是危机公关的重要方面。...
2022-03-22 -
二是配合媒体对What的需求
利用网络进行推广和宣传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,这也将确保营销的成本。通过关键词优化进行营销...
2022-04-20 -
2中策:继续完善经营政策:
不要让宝宝吃刺激性食物。迪奥的第一系列作品mdash;品牌网络将向您推荐十大新会小青橙茶品...
2022-04-30